9月29日,天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新闻发布会。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组委会办公室主任、全国农业展览馆馆长何斌介绍本届农交会信息化建设情况。
他说,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是适应会展经济发展新趋势、推动农交会专业化市场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实现“参展更便捷、对接更精准、合作更长效”的目标具备极其重大意义。本届农交会格外的重视信息化工作,主要在以下3方面发力:
一是提升智能化服务水平,开发上线“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微信小程序。在参展服务方面,全面启用线上注册系统,参展商、采购商、专业观众线上填报一次信息,就可以完成注册、证件申领、信息核验等流程,节约了时间成本,提升了管理效率。在供采对接方面,支持参展商在线展示产品、采购商发布具体需求,系统通过智能算法进行供需信息匹配,向双方推送潜在合作伙伴,并支持线上电子名片交换、线下洽谈预约,实现供采对接前移和智能化,降低供采对接成本。目前,来自全国各地51个展团的2750多家企业完成注册,2.2万多名采购商和专业观众报名参展。此外还将进行数据的深度挖掘、分析供采需求,全天候服务供采渠道,努力打造“永不落幕的农交会”。
二是提升全媒体沉浸体验,打造“直播推介专区”。强化观众互动,打破以往主办方选品、主办方推介的方式,邀请抖音、快手等平台的“三农”主播在展会现场随机挑选产品或参与活动,通过直播方式介绍给网络观众,观众也能够准确的通过自己的兴趣选择产品,请主播进行拍摄和讲解,主打“观众说了算”。强化资源对接,组委会办公室统一邀请一批知名电子商务平台、“三农”达人到会,各展团如有需要,能够最终靠组委会办公室邀请平台和达人参与相关活动,降低各展团的对接成本。强化平台服务,与“快手”达成合作意向,该平台将进行现场选品,并在展中、展后进行宣传推介,农交会参展企业、采购公司能够现场入驻“快手”平台,“快手”将为这一些企业提供更优惠的入驻政策和流量支持。
三是提升各展区科技含量,综合运用新技术、新装备。本届农交会支持鼓励各展团在采用实物、图片、电子屏等传统模式的基础上,探索利用智能机器人、虚拟现实等方式,提升展览展示的趣味性、互动性。比如农耕文化展区将采用数字技术展示中华农耕文明的悠久历史和当代价值;农业科学技术展区设置了智能体验互动区,欢迎各位来体验VR农业科学技术成果展示系统、品尝机器人制作的手摇咖啡,还有很多展区的智能机器人互动活动,已经准备到位,相信这些新技术、新装备将为各位展商和观众提供更丰富的参展体验。